机智的隔离生活 | My Quarantine Life in Fuzhou

Part 1

隔离生活的基本规则

说到隔离生活的基本规则,就先从住宿情况说起吧。既然是隔离,原则上是每个人一个房间。不过如果是一个家庭,在申请之后也是可以住在一起的。

在隔离的14天里,没有任何人进入我的房间,甚至没有任何一个不穿防护服的人与我直接接触。酒店的工作人员早就在房间备好了一箱水、30个垃圾袋、四卷手纸、四包纸抽等易耗品。当然,如果万一不够,我们是可以联系酒店的服务人员的。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介绍一下我们万能的隔离微信群了。酒店的每一层都有一个微信群,每一个入住的人都会在到达的第一时间被加到相应的群里。群里面除了被隔离的人以外,还有医护人员、酒店管理人员、酒店餐饮负责人员等等。

粗略估计,一层40多个隔离人员,至少有5个分管不同方面的工作人员在帮助处理大小事务。这些工作人员会每天定时定点全副武装地来查体温、送一日三餐、收走垃圾等等。如果我们有任何其它需要或者问题,就会去群里喊一声儿,相应负责的工作人员帮助解决问题。

在14天的隔离生活里,我们一步都不能踏出房间,否则隔离时间就要被从头算起。所以我们与外界的联通都依赖于这些辛苦的工作人员。

临走时拍摄的酒店的楼道。每个房间门口黑黑的东西就是一个套着垃圾袋的椅子,工作人员会定时将三餐放到椅子上,然后按一下门铃,房间里面的隔离人员就会开门拿饭,然后继续关门隔离。

就在我们的隔离期间,福州发现了两例病例,整个城市迅速进入了战时状态。然而在隔离中的我们除了增加了一次核酸检测次数以外,并没有太多直观的感受。

直到被通知隔离结束之后,福州人会被点到点送到家、外地人会被直接送到交通枢纽(机场、火车站等)时,本来打算隔离结束之后在福州溜达两天的我,确实感受到了所谓的“战时状态”是个什么意思。

当我们隔离结束,有安排好的大巴车把我们送到机场。到机场之后我们有专人指引,到单独的值机柜台值机,再去单独的安检通道进行安检。直到这一步完成,我们才真正自由,和普通民众混在一起。

我在隔离期间在房间看到的来接送解除隔离人员的大巴车和出租车,我在解除隔离后也是由这样的大巴车送往机场

Part 2

隔离期间的趣闻趣事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在隔离群里,其实大家收到的最多的信息就是一日三餐的菜单。

我入住的这家阿弥陀佛大饭店是一家佛教风格的饭店,所以酒店只提供素食。为了满足大家的需要,我们还允许向一家指定的外卖订购午餐和晚餐。由于每餐都要提前预订,所以酒店和外卖都会在隔离群里按照一日三餐反复提醒大家订餐。

正如一位酒店的管理人员在我们刚入住的时候说的那句话:接下来的14天里,大家会发现自己不是在吃饭,就是在点下一顿饭的路上。

关于饭的味道其实都还可以,就是作为一个北方人,南方的菜总体还是口淡、不下饭,吃着不是很过瘾。不过幸好机智的我千里迢迢从美国背了好多卫龙魔芋爽(此处没有业配←_←),这成了我这14天的咸菜+下饭神器。

饭其实不错,种类也不少,不过价格不算便宜

另外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是南方的蟑螂!因为有些人看到“蟑螂”这两个字都感到不适,下文都用“小强”替代了。下文中也没有任何小强的图片,请放心食用。

书归正传,小强的大小和恶心程度倒不是问题的关键,作为一个独自生活四年的人,我已经养成了在屋里看到虫子也很淡定的习惯,因为惊慌和尖叫并不能解决问题。

但是!我在酒店碰到了一只大摇大摆、有恃无恐的小强!就直接穿过我放在桌子上的胳膊,从我的眼皮子底下爬了过去!

我本来在看电脑,余光感觉电脑和我的身体中间窄窄的桌子上有东西在动,定睛一看,一只黑色的、触角长长的生物竟然离我如此之近,真的把我半个魂儿都给吓飞了!

我当时就趴在这个桌子上在弄电脑,小强就从电脑和桌沿中间的窄窄的空间穿过……

最夸张也最可恶的是,在我猛然弹开、大声尖叫出来之后,人家丝毫没有改变行走轨迹,继续向前迈进,留下它潇洒的背影给惊魂未定的我,仿佛在说“你这样的我已经不知道见过多少个了”!

要说以前我也见过小强,但至少是在阴冷黑暗的角落苟且地活着,人类一旦出现它们就躲得远远的。如此嚣张的小强我还是第一次见!于是我稍稍定了下神,追上这个嚣张的小家伙,果断结束了它的生命……

在这之后,我给酒店的工作人员打电话抱怨了一通,他们送来了三个诱捕器。作为一个北方人,我从来没有用过这种装备,刚拿到手的时候甚至分不清正反面……

实在没太搞懂这个诱捕器的工作原理……

之后的几天里又有一只大胆的小强出现在墙上,但是我一接近它很快就逃跑了,并且消失得无影无踪。

南方的小强们,我算是与你们交过手了。

Part 3

隔离结束的一些感受

14天的隔离结束了,说实话,走的时候我还真有点儿舍不得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隔离的14天充分验证了我是个真·宅女,完全没有感到任何不适,也没有任何想出门的欲望。要不是有蟑螂,我还真有点儿乐不思蜀了。

对我来说,只要有良好的采光、凉快的空调、舒服的床褥、畅通的网络、水压和水温都满足需求的淋浴以及好吃的饭,可能一个月不出门我也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的一点感受就是大家真的都很不容易。每次我感到饥饿,想问工作人员怎么还不来送饭,就会想到他们穿着防护服带着护目镜一间房一间房地送饭,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吃上饭,不知道他们吃饭的时候饭还热不热乎。

其实我们的隔离群里也有被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矛盾,有些时候是因为漏了某个人的饭、有些时候是因为政策老变大家很疑惑、有些时候是因为沟通问题。但是不管怎么样,绝大多数人都愿意互相多一些理解和体谅,在这个谁都不容易的时期。

虽然还不知道这场疫情将会在何种时间以何种方式收尾,但是面对现在这种非正常的时期,其实最好的态度就是正常对待。该吃吃该睡睡,有问题就解决问题,保持心情愉快。自己能够做的贡献很有限,但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其实就是功德一件了。

拍摄于到达酒店的晚上
拍摄于离开酒店的清晨

14天的隔离生活就此告一段落。

想想自己被送到隔离酒店的时候是个晚上,漆黑的夜幕让人感觉困倦、疲惫、看不真切;而隔离结束离开的时候是个早晨,清晨的阳光让人感觉平和、治愈、宛如新生。虽然隔离时的我并没有感到压抑,但是隔离结束之后有一种就像是穿过了一条长长的隧道之后重见天日的感觉。

8月8日下午,我抵达首都国际机场,标志着我的回国之旅正式结束。非常巧合的是,也正是在四年前的8月8日,我从首都国际机场离开北京,飞往美国求学生活。这感觉像是又回到了四年前的起点,但是我知道我已经不是那时候的我。

正式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同样是8月8日,同样是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看似回到起点,却又不尽相同,果然人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Posted 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