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心的宁静——记美中回国之旅 | My Journey from the U.S. back to China During the Pandemic

今年一月底新冠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谁也没想到半年之后人类居然还在谈论疫情。由于各方面因素考虑,纵然有着诸多困难和风险,我还是在上周(2020年7月末)踏上了24小时的回国之旅。

疫情之下,这是一趟一生难遇的旅途。在这场旅途中,一方面我严阵以待,另一方面我却隐隐感到兴奋——因为自己能更直观地见证这个不同寻常的时期,因为自己能深入暴风中心一探究竟。

本文有点像一个流水账,有一些客观情况的描述,也有一些个人感想的抒发。文中也会有一些一手照片,希望能给大家一个比较真实直观的感受。

Part 1

启程

我的本次旅程主要分为三段——华盛顿DCA至纽约EWR(约1小时),纽约EWR至东京NRT(约13小时),东京NRT至福州FOC(约3小时)。算上转机时间,全程大约为24小时。

因为航班很早,走前的一晚我没有睡。四点出发,在公寓好不容易挨到三点多,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是时候锁门离开。

其实随着我走前把东西慢慢收拾掉,我住了三年的小屋变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像是我刚来的那天——很空旷,没有灵魂,没有我的气息。我想,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是时候说再见了。

但是在我离开要锁门的刹那,说实话,感觉离开的步伐很沉重。三年之中我有太多的时间花在这间小屋,开心的、难过的、努力的、虚度的……可以说它就是我在异国他乡的一个避风港,是一个可以让我安心安稳的地方。

美国也许可以再来,但是这间小屋恐怕这辈子再没机会再来看看。“永别”这样的词汇,总是沉重的。

我的小屋的一角,天气好的时候我会靠在这里看看书或者做冥想

不舍归不舍,时针指向四点,如约下楼等待司机来接。凌晨四点,天还未亮,周围的一切都看不真切。趁着夜色离开,让人有一种不真实感。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我没有从在弗吉尼亚的IAD机场出发,而是从在华盛顿市中心的DCA机场离开这座城市。

去机场的路上,远远地看见了国会大厦和华盛顿纪念碑以及我曾经走过的路。刨除政治色彩,我对华盛顿的这些地标感情颇深。

摄于2019年,华盛顿地标之一华盛顿纪念碑,不知多少次在这附近游览、遛弯、拍照

初中的时候来美国,我就曾经在这些地标前留念,而且对华盛顿这个城市印象深刻。没想到研究生又来了华盛顿周边,而且一住还是四年。

四年间不记得有多少次到华盛顿市中心一带,有时是为了陪别人观光游览,有时是为了摄影采风,有时纯粹是为了压压马路溜达溜达。

望着窗外的夜色和一闪而过的地标和街道,回忆忽远忽近,一切如梦似幻。

Part 2

机场

远远地,机场的灯光照亮了夜空,也将我拉回了现实。

下车的时候司机看我一个人搞不定三个箱子,二话没说就帮我推着箱子,一路跑着把我直接送到了航空公司的值机柜台。因为车不能长时间停在路边,司机放下箱子后又匆忙离开。

中美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中美人民之间的敌意和对立也在日益加深。我很感谢在我离开之前感受到的不是冷漠甚至恶语相向,而是人与人之间简单朴实的善意。

值机处人不少,美联航要求所有旅客必须佩戴口罩,但是可以看到大多数美国人戴的都是布口罩,不是医用级的口罩

值机的时候神奇事情发生了——一开始我的两个行李都超重了,需要交200刀的罚款。于是他们叫我把一个行李里面的东西挪到另一个里面,这样就算一个行李超重。

但是当我倒腾完之后(没有扔任何东西),两个行李居然都不超重了……我在想也许是哪个好心的地勤暗中帮助了我?

在这之后,美联航的三个地勤一起研究了半天才搞定了我的行李直挂,我终于顺利地拿到了登机牌,前往安检处和登机口。

灯火辉煌的DCA机场,却十分空旷

不知道是因为我的飞机太早还是因为疫情的缘故,机场真的非常空旷。安检处根本没有排队,整条线就我一个人,慢慢把东西拿出来再慢慢把东西收回去,完全没有人在后面催。安检过后的机场人更少,登机口的椅子放眼望去几乎没人,机场的WiFi也超快。

在登机口等了一会儿,突然天边出现了一抹紫红色,之后又渐渐变成了橙红色,然后太阳升了起来,把整个世界从夜幕中拉了出来。

远远地,天边出现了紫红色的朝霞

拜熬夜神器兰芳园所赐,即使一夜未眠,难熬的不是也困倦。真正让人心情沉重的,是离别。

可是当我在机场看到日出的过程,我整个人有了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我突然感受到,相比告别,我更应该把这看做一个新的开始,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开始。

Part 3

飞行

登上飞机,乘客不多。像是这几年经历的所有起降,飞机腾空的瞬间,我已经把出发地抛在脑后,更多地是在想着朝目的地进发。

云层之上的晴朗让人心旷神怡,我的离情别绪在此时已经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斗志昂扬——过去已经成为过去,我已然开始一段新的旅程,开启人生新的一章。

俯瞰华盛顿市中心和Potomac River,再见了DC

从华盛顿到纽约的航程短得只能让人打个盹,座位还没坐热就到达了目的地。

纽约EWR机场的人相比华盛顿DCA机场多一些,也有部分商店开门迎客。两个小时的中转时间后,我登上了飞往日本的飞机。

这十三个多小时的航行可以算是我经历过的最长的飞行之一,但却是我至今为止经历过的最舒服的飞行。原因总结起来就是一条:有钱真好。

本段旅途我选择了超级经济舱的第一排,宽敞的座位让我可以伸直双腿;舒服的座椅坐再久也不会感觉腰身疲惫;整个区域几乎没人,安全性提高也没人抢用洗手间。

再加上AirPods强大的消音功能,世界瞬间安静。我在这段旅途中连续安睡了五个多小时,要不是AirPods发出低电量预警,我恐怕还能接着睡下去。

华盛顿到纽约航线的老美的装备基本都是只有一个口罩,等到纽约到日本航线,国人小伙伴们多了起来,大家的装备也猛然升级了
长途飞行必备:拖鞋(我这个真的是拖鞋)、宽松的裤子以及稍厚的外套(用来盖哪儿都行)。另外不要小看extra leg space,这点儿多出来的腿的空间真的大大影响长途飞行体验

就这样,我度过了舒适的十三个小时,降落到了日本成田机场。

这里不得不给Google Fi一个赞,全球漫游却没有漫游费,信号还很好,资费也不贵,用户体验也很好。落地日本,手中有钱又有网,完全不慌。

与美国普遍偏低的室内温度不同,成田机场的气温明显偏高,让我有了一种“果然是到了亚洲”的感觉。机场里虽然冷冷清清,但是好在还有几家免税店可以逛,所以一个半小时的转机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再登上飞往福州的飞机,眼前情景与前两程完全不同——拥挤的座位和嘈杂的人声背后,透露出的是一种一切如常的安心。坐在我边上的小姑娘说,从美国飞到日本的飞机上每个人都在喷喷喷擦擦擦,怎么到厦航上面就完全忘了这回事儿,变成了吃吃吃聊聊聊。

日本成田机场,从四面八方来的小伙伴们共聚在这归国的最后一程
美联航的飞机原则上都是隔开坐的,但是厦门航空的飞机是坐的满满的

我在昏睡中度过最后一程的三个多小时,顺利降落在福州。打开手机,信号接入“中国移动”的时候,我知道我是真的到家了。

Part 4

入境

走下飞机,进入海关大楼,映入眼帘的第一个横幅写着“千里同好,命运与共”。想起最近关于“五个一”政策和回国难的纷纷扰扰,还有国内一些网民对境外归国人员的谩骂,我感到内心有些疲惫。

立场不同,关注点就不同,有些矛盾注定难以调和。我支持国家巩固抗疫成果,但我也同情那些归国无门的同胞手足。只能说,能顺利回国的我是幸运的。

之后迎接我的是一系列的检疫流程,其中当然包括了传说中的鼻咽拭子检测。

我被分到的医护小姐姐很忙的样子,当我过去时她指示我靠墙坐下并仰起头,然后我就看见她拿出了两支传说中的一指长的棉签,并分别插入了我的鼻孔……这感觉真的别提有多酸爽了……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小姐姐插完棉签就被叫去处理别的事情了,留我一个人鼻孔朝天还插着两支木棍,后面排队的人就这么盯着我……这场景真的令人难以想象……

大约两分钟后小姐姐好不容易回来了,她没有感情地左右转了转两支棉签,顿时又一股酸爽的感觉袭遍全身……其实这种感觉并不陌生,和游泳时水进到鼻子里的感觉类似,只不过更加强力一些。

之后我们就出海关、取行李、排队上大巴车。

排队上大巴车,前往隔离酒店

走出机场,福州的温度比我想象中要低一些。夜幕已经降临,海风缓缓地吹着,不知前路何方,但有种莫名的惬意。

上了大巴车,我们一路往地处郊区的隔离酒店奔去。结果我们在排队的时候被通知酒店住满了,排在最后的四个人只能去住别的酒店。

最终我们可以算是因祸得福,从之前的郊区四星级换成了现在的市区五星级酒店。

Part 5

尾声

当我到达酒店的房间时已经是午夜。躺在酒店的床上,我这一路的旅程像是录像带一样在我的脑海中重映。我本以为自己能在暴风中心见证惊心动魄,但事实却是安宁平静、有条不紊。

这一路上遇到的人们,不管是地勤人员、空乘人员还是机场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都在这场疫情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没有人不想从这场风暴中存活下来,但没有人狼狈不堪、歇斯底里。大家只是尽量像平时一样微笑着、隐忍着、努力着向前。

回忆再往前倒,我突然发觉从华盛顿出发时的伤感好像已经离我很远很远,甚至在美国呆过的四年好像也变得虚无缥缈、看不真切。对于我来说,真切的就是眼前宽敞的房间,就是躺着的舒适的床,就是刚吃过的温热的泡面。在那一瞬间,我深切地感觉到过去和未来真的都是虚幻的。只有现在、只有此时此刻,才是真实的。

之前看了一本叫做《时间的秩序》的物理科普书,其中作者写道,如果我们观测事物的微观状态,过去与未来的区别就会消失。我还听说过一些科学假说或是超自然理论,他们说其实时间并非线性流逝的,可能是点状的,也可能是无方向的。

而我感觉好像我回国的这一路是穿越了宇宙中的某个虫洞。在美国的我与当下的我并非在同一个宇宙,也并不能用同一个时间刻度来衡量。在美国的经历看似是当下的我的过去,却并非发生在当下的我所在的宇宙。所以当下的我才会觉得在美国的种种看起来那么近又那么远。

我的隔离房间非常宽敞舒适,进门的时候发现有三张床真的惊到我了哈哈哈

不管怎么说,幸运的我安全无虞地到达了福州的隔离酒店,正在享受我的隔离生活。

很高兴可以有这样一段经历,也很高兴能与大家通过文章的形式分享。下周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隔离生活,敬请关注。

Posted 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