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未动笔,但年末总要按照惯例写上一篇。酝酿了几周,完成了这么一篇非常啰啰嗦嗦且主观色彩很浓的年度总结。
这篇文章中总结了自己在2020这一年中一些比较重要的感悟,还分享了我的2021新年愿望。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日后时常自我提醒,也希望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正能量。
Part 1
以前我是一个很容易焦虑的人,我的执行力也好自制力也好,大多数都来自于焦虑感的鞭策和对成就感的渴求。但是在2020年,在看到大环境淹没了太多个个体的挣扎之后,我的心态反而变得更放松了。
回望这一年,于我来说最重要的两件事应该是冒着疫情转机三次从美国回到了北京,以及因机缘巧合获得了一份“情理之外但意料之中”新工作——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些重大的人生节点都被准确地预言过。
年岁愈增,越觉得小时候家里老人教的麻将牌简直是浓缩了人生的本质:你能控制自己的想要打哪张牌、想要胡哪种牌,但是你不能控制你能拿到哪张牌,更不能决定别人是不是会喂你牌。
人生也是这样,你能控制自己是不是心态好、要不要尽全力,但是你不能控制命运给你什么机会,更不能决定是否会有贵人在机会来临之时鼎力相助。所以人生最后胡不胡牌,有时候更多的可能只是运气好不好而已。学生时代的时候努力就会有好成绩,但是成年后现实世界里,努力只是人生公式中的一个变量,其系数有时候可能还不如其他变量来得大。
Part 2
如果前面的预设是成立的,那么能保持内心的平衡——也就是让自己保持情绪稳定和感到幸福快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能力。想要有这样的能力,我觉得那句“得意时看淡,失意时看开”就很重要。这一年中的一些高光时刻我会提醒自己不要飘,而面对不如意我也可以在短时间的纠结之后真正做到佛系处理了。
《滕王阁序》中的那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说到底,就是在说宇宙浩瀚而人生海海,得意或失意都是注定的、是会相互转化的,所以无须挂怀。毕竟日子还长,不到生命的尽头,你永远不知道今天的失去是不是另一种获得,也永远不能确定今天的获得是不是另一种失去。凡事能以平常心看待,心态想不好都难。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渡边淳一说的“钝感力”——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摘抄自百度百科)。
我一直是个比较敏感的人,尤其是对周围人的情绪很敏感,有时也会对遇到的挫折过度反思。这种敏感有时候会让我看起来更体贴更深刻,但是更多的时候会导致过度的“自我归因”。这一年中,我慢慢改变了我原有的敏感的思维方式——如果一个人情绪不好又不跟我沟通,我就认为跟我没关,爱咋地咋地我都无视;如果一件事没办成但我基本尽力了,那不管,就是别人出了问题,或者是天时地利没配合。总而言之,非常简单粗暴。
这种“钝感”的思维方式听起来有些厚脸皮或是耍赖皮的感觉,但是核心思想其实是不要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因为世界并不是在围绕着我转,发生在我身上的倒霉事儿说到底也不一定跟我有关。这样想的话心态就会轻松很多,不会为小事纠结,反而可能还愈挫愈勇。
最后一个我认为对情绪管理很有用的方法就是当陷入负面情绪的时候,可以用身体动作来影响后续的行为和思维,即积极利用心理学中的“具身认知”理论。比如愤怒悲伤的时候不要过度地倾诉,因为这反而会强化这些负面情绪。相反的,应该尽量按照无事发生的样子生活工作娱乐,慢慢的会产生一种感觉,好像之前如晴天霹雳般的事情其实也没那么严重。因为只要我心态放平,日子反正还是照样过,没什么大不了。这样,一些无谓的情绪很快也就淡化释然了。
这个原理还可以应用于正向的心理暗示,比如我会趁着节日跟比较亲近的人或是曾经帮助过我的人联系,详细地描述他们曾经给过我怎样的帮助或是我们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其实要仔细追究起来,我也不是对这里面的每个人都很满意。但是在我主动描述了这些正向的经历之后,我发现我的行为促使我更关注于他们正面的地方,而这则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对他们的态度。也因为这样,我们的关系往往能有好的发展。
Part 3
不过佛系不代表没追求也不代表随波逐流——我认为命运不是一个定数而是一个区间,个人的努力可以帮助自己达到区间的上限。只是这份努力要尽量多多关注当下,不要为虚无缥缈的未来而过多地焦虑,也不要太执着于结果。
如何尽量“关注当下地努力”使自己有所成长?我的经验是最好能让自己每天的生活都可测量。具体来说,可以制定一些每天都要做的可持续的小事,然后通过每天打卡或者是记录数据等方式进行追踪。
这些“小事”可能可以今天做,可以明天做,也可能永远都不会开始做——但是我知道这些事情一旦长期坚持,收益将会是惊人的。这就是所谓的“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参考时间管理理论中的“艾森豪威尔法则”),比如锻炼身体、阅读、冥想、就某一领域深度的学习等。
坚持做这些“小事”,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如何坚持?这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总结了这么三条经验——
- 一是一定要可追踪和可测量,因为这会带来自律和自我激励,而成就感和喜悦感会使得这些小事更容易坚持下去。
- 二是要努力形成一种“按一下就播放”的无意识自动行为(参考经典心理书籍《影响力》的第一章),比如起床之后就去跑步、睡前最后一件事就是阅读。让这些行为成为一种模式,然后能“下意识”地去完成这些事情,就会比较容易坚持。
- 三是不要逼自己逼得太紧,因为逼得过紧很容易带来挫败感(比如计划完成5件事,结果没有都完成,可能会对自己感到不满)。些微的挫败感可能是一种动力,但是持续的挫败感很可能会让人直接放弃。
除了以上这些,我在这一年体会到个人成长还与高质量的好奇心息息相关。“好奇心很重要”这种观点很常见,但是我这一年的感触是必须要在“好奇心”前面加个定语——“高质量”。所谓的“高质量”,我认为其实就是“输入信息的质量要高”。
这一年里,我有意识地调整我的输入信息的质量,比如多看客观深入的新闻和评论、多看各类书籍(历史、哲学、心理学、名人回忆录等等)、多听各种专业的podcast或是视频节目。另外我还在手机上限制了使用游戏、微博、知乎一类的App的时长,适当放松可以,但是不要占用太多的时间。
至于这样做的效果,最明显的是我发现我的英文阅读速度提高特别多,简单的文章我几乎有了像看中文一样“一扫就知道”的能力。另外我不仅对事物能从更多的角度理解和分析,还能够在很多无关的事情中看到彼此之间的联系(所谓的“透过现象看本质”)。还有就是由于涉猎广泛,理解新事物的能力也增强了,因为自己可能已经理解了类似事物的原理,一通百通。
回望这一年,我虽然失去了很多看低质量信息的放松时间,但是吃国际政治的大瓜以及投资理财的钱生钱游戏使我更加快乐 (๑¯∀¯๑)
Part 4
在2020年,除了关于情绪管理和个人成长方面的感悟,还有很多与人相处的感悟。
说来有趣,这些感悟有些是从我的个人经历中来,有些是我听了别人的事之后感悟到的,还有一些是我观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角力过程总结出来的。大到国与国,小到人与人,有些东西是普遍适用的。
首先,一个大原则就是要把格局拉高,不要拘泥于小事,不要太情绪化。要明白朋友多多的对自己没有坏处,所以对人一定要分清敌我,尽量和更多的人统一战线,不要动不动就把自己和别人对立起来。心态上对人要宽容一些,区别利益冲突和价值观冲突。利益冲突往往是一时的,哪天利益一致了说不定还能合作,所以不要在冲突当下搞得太僵,理性处理且身段要柔软一些,该忍就忍该让就让。价值观冲突目前我觉得比较无解,毕竟人都有原则有底线,所以对价值观不同的人只能敬而远之。
第二点感悟就是与人相处一定要自信。因为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但是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真正的价值。比如一个理科很差文科很好的学生在分文理之前可能成绩并不突出,但是选择学文科之后可能就成了尖子生。这就是因为换了赛道,所以评价标准改变了。如果自己恰巧在一个评价标准不适合自己的环境里,那么对别人的评价就要有选择地听,更要小心不能落入别人的评价体系中而忘了自身的优势。不论何时,一定要清醒且自信,要掌握自己对自己评价的话语权。
第三个感悟就是与人相处要简单一些、直白一些,不要假设别人能理解自己。正向的感情要多多地直白表达,没有人不喜欢被赞美和感谢。如我前文所述,不仅被赞美和感谢的人会开心,赞美和感谢别人也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愉快。何乐而不为呢?另外办事的时候丑话要直白地说在前面,自己觉得没把握就不要大包大揽,这样会有助于管理别人对自己的期望值,不至于事后因期望太高而产生不必要的失望情绪。
不过这里所说的“直白”也有一个限制,就是像是抱怨吐槽一类的负面情绪的表达要克制。负面情绪不是不能有,但是表达的时候尽量就事论事,千万不要只顾自己的情绪抒发,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人都是喜欢正能量的,尤其是现在大家各有各的压力,每个人都不容易。能够接收别人的负能量并给出情绪的抚慰和实质的建议,这已经很给面子了,千万不要因为这样就把别人当做情绪的垃圾桶。
总而言之,希望自己与人的相处方式是简单直白、不拘小节、充满正能量的。
Part 5
最后总结一下,2020我最重要的收获就是:
- 信心:不要怀疑自己的优势 ,掌握自我评价的话语权
- 耐心:沉得住气,对事态的发展保持耐心
- 决心:看准目标尽最大努力,绝不轻言放弃
这“三心”是一个人也是一个国家在面对逆境时的法宝。
希望我在2021能做到的是:好奇专注,自信从容。
我的2021新年愿望:
- 北京的空气质量能一直这么好,晴天的日子多多的,天气好就让人感觉充满希望很治愈。
- 买的各种金融资产都大涨大涨大大大涨(对滴,就是这么现实 ๑¯∀¯๑)。
- 能认识更多比我优秀的人,能够有和他们深入交流的机会。不求带飞,就是听听故事开开眼,学学牛人的思维方式和决策方式。
- 健康平安,先苦后甜。
- 国运昌盛,世界和平。
Life is about waiting for the right time to act, so just RELAX and ENJOY(人生的要义就在于待机而动,在对的时机还未到来的时候,就先尽情地享受生活吧)。
感谢阅读,新年快乐。
